首頁 > 城投文化 > 城投文苑
黨史學習教育 2019咸陽好人榜 創建文明單位

專業引領 服務提質——著力打響咸陽城投物業金字招牌

日期:2022.02.21 閱讀:3721

專業引領     服務提質

著力打響咸陽城投物業金字招牌

黨委副書記、總經理  楊小平 

(2022年2月)

隨著房地產行業的蓬勃發展、房地產市場的日益成熟,物業服務行業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,逐漸由配角變身主角,助力城市更新,服務城市發展,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,被業內人士稱之為房地產的二次開發。伴隨而來的城市更新政策不斷深入,廣大老百姓生活品質的不斷提升,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越來越高,小區物業服務水平的高低,成了考量業主置業居住的關鍵要素。作為房地產開發領域的城投置業公司和物管行業的城投物業公司,如何適應時代發展,滿足社會需求,在臻于至善的服務中樹立口碑,在日新月異的城市化進程中抓住創新點,進而搶占先機、拓寬市場、擴大經營、適應發展,就顯得尤為重要。

咸陽城投物業公司歷經十多年的發展實踐,不斷克服發展壁壘,應對市場挑戰,滿足社會需求,積累和創造了許多鮮活的發展經驗,取得了一定的成績,也逐漸成為了咸陽物業管理行業的中堅力量。截至目前,公司共管理服務小區9個,服務業主1.5萬戶,服務面積達200萬㎡;2022年6月,還將承接錦繡秦川、東南坊、華家寨等4個小區的物管服務,服務業主1.5萬戶,服務面積150萬㎡;屆時,累計服務面積將達到350萬㎡。然而,物業服務的標準化、多元化程度不高,收費市場化程度偏低,多種經營渠道相對較窄,特別是90年代政府安置性小區遺留問題較多,現有資金無法解決暴露出來的問題和不足。這些制約著企業的健康發展。筆者就如何利用現有資源優勢、樹立亮點、打造品牌,有針對性地提升特色,有目標的打造高端,形成獨具特色的服務模式,打響“城投物業”這一“金字招牌”,進行了深入思考,通過綜合研判,結合咸陽城投物業發展實際,堅持以專業發展為方向,以服務提質為根本,以“互聯網+”為創新思維導向,提出了“紅色物業”引領、特色物業品牌主導的發展思路,著力打造城投物業金字招牌,服務咸陽百姓。

微信圖片_20220222084604.jpg

、一區一品,彰顯特色,樹立亮點

城投物業作為咸陽物管行業的中堅力量,面對當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,只有不斷更新理念,依托各服務小區現有工作基礎條件,結合社區建設固有的特點,充分挖掘,創造特色,建立多品牌戰略,打造特色,樹立亮點,實現一區一品,以標準化、現代化、人性化服務,著力打造核心品牌,不斷提升物管服務的影響力、輻射力,滿足業主不斷增長的服務需求。

微信圖片_20220222084811.jpg
住建部科技委城市環境衛生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徐文龍一行對我市
首批垃圾分類智能化分類示范點愿景園小區進行調研

一是打造綠色物業品牌。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,依托愿景園小區國家級“垃圾分類示范小區”創建成果,定期舉辦綠色消費、環境教育、綠色住宅等宣傳活動,引導廣大業主自覺參與綠色物業的管理;進一步強化物業管理,將綠色環保的管理要求明確細化,確保工作制度化、目標化、規范化、全員化,對小區內秩序、保潔、維修等基礎服務采取統一要求、明晰目標、分清責任;成立環境品質監督組,由優秀物業員工和熱心公益事業的業主組成,共同監督小區的環境;積極開辦綠色超市、建立綠色食品配送中心、引入節能環保產品,為業主提供優質的綠色服務,多層次打造綠色的世外桃源,著力打造“綠色物業”靚麗品牌。

二是打造紅色物業品牌。突出以黨建引領為主線,整合服務資源,聚集服務力量,以錦繡秦川小區為樣板,設立黨員示范崗,發展小區“紅管家”,在物業服務中心和門崗設立企業標志、紅色物業標準,在小區樓道內設置“紅色物業”負責人姓名照片、聯系方式,公布工作人員、監督管理電話;推選一批熱心服務居民群眾、具備一定物業管理和法律知識的黨員作為“紅色鄰里代表”,對物業的重大事項、重要問題進行民主協商;按照有場所、有設施、有標牌、有黨旗、有制度規程、有議事記錄、有紅管亮相的“七有”標準,設置“紅色物業”議事廳,定期召開會議,把小區黨組織、物業公司、居民代表等各方力量有效整合,共同討論、溝通、協調解決社會治安、環境衛生、垃圾分類、矛盾糾紛等業主最關心、最棘手的問題,化解矛盾糾紛,彰顯“紅”的特色,體現“治”的成效,打造咸陽乃至全省第一個“紅色物業”品牌。

微信圖片_20220222084914.jpg

三是打造文化物業品牌。依托鋼管廠小區、地礦院小區、九冶小區久遠的歷史文化積淀,借助郵電學院小區獨特的文化底蘊,挖掘故事,傳承文脈,發揮教育樹人先進作用,將歷史文化融于物業管理服務全過程,制定小區居民精神文明公約,完善、充實娛樂場所和文體活動設施,廣泛開展科教文化進社區活動;切實加強小區文化建設,配置具有各小區歷史文化底蘊的文化墻、圖片壁欄,凝聚與流動相結合,傳統與現代于一體,拓展文化內涵和教育價值;廣泛開展“小區大舞臺”、“親情大聯歡”等文藝演出活動,組織開展各類體育比賽、文化協會活動,加強住戶之間的交往與聯系,培養群體活動與公民意識,增強友誼,建設企業文化社區、教育文化小區,全力打造“文化物業”品牌。

四是打造惠民物業品牌。充分利用國家各項惠民政策,以民生改善為主線,以安谷苑、河南街這兩個老舊小區為重點,著力改善基礎設施,每年余出專項資金用于公共綠化、水景和建筑物的養護與提升;增設小綠地、小游園、小廣場、小超市、小停車場。對出入口適度進行物理隔離,加裝消防器材、監控探頭、門禁系統等物防技防設施。治理小區亂搭亂建和公共區域臟亂差問題,美化和修補小區道路,維修更新給排水系統、路標路燈等設施設備,及時排除安全隱患,下大力氣補齊短板;借助春節、元宵、端午、重陽的傳統節日,廣泛開展猜燈謎、包粽子、體育比賽、“學雷鋒、獻愛心”、送醫上門等惠民服務,從春節伊始,每月每季,直至元旦;組織志愿者深入開展夏季送清涼、冬季送溫暖專項行動,堅持開展暖心行動,定期開展健康咨詢,以各具特色的服務搭建企業與業主之間的“連心橋”,打響“惠民物業”暖心品牌。

五是打造智慧物業品牌。以東南坊、華家寨物業小區為突破,深入推廣“互聯網+管務公開”“互聯網+生活服務”,開發建立智能化物業管理系統,實現對小區所有安防智能硬件產品(門禁、車場、梯控、監控、對講、停車管理機器人、巡更等)的管理,授權及查閱以及與業主之間的工作溝通交流(通知公告、投訴保修、催繳及收費管理等)操作管理,統一管理,智能聯動,把“看不見”的服務變成“看得見”的服務,減少物業管理中的盲點、死角;積極開發網絡APP,設立樓宇物業服務數字平臺,讓業主通過互聯平臺查看物管信息,采購生活物品,實現商業零售、文化、旅游休閑、餐飲、醫療、教育、體育等一站式辦理;積極拓展線上經濟,推廣各種家政服務、保姆月嫂、上門洗車等社區O2O服務,跨界融合,聚合共享,發展數字經濟、智能經濟、綠色經濟、流量經濟和共享經濟,全力打響智慧物業品牌。


二、點線融合,創新模式,多元聯動謀突破

品牌戰略”是城投物業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的前進法則,只有堅持以差異化的品質服務為載體,以客戶為導向,以點帶線,點線融合,創新模式,拓展服務,方能贏得市場,創造價值,更好的滿足業主不斷增長的服務需求。

微信圖片_20220222085029.jpg

一是創新服務模式。堅持精細化基礎服務模式,切實做好小區驗收接管、規范收費、裝修管理、日常管理、維修養護等基礎工作。推行“陽光共管”服務模式,在提供物業服務的過程中,凡是涉及小區的重大事項和居民普遍關心的事務,特別是有關小區經營管理的重點工作,及時向業主和客戶公開,聽取意見建議;對物業費、專項維修資金等實行賬目公開,接受業主監督,引導業主主動參與日常管理。以紅色物業為引領,積極探索“文明·自治”管理模式,依托業主的“自我管理、自我教育、自我服務、自我提升”,借助小區黨支部先鋒作用,推動業主委員會成為民情民意的代言人、議事決策中的主持人,構建小區黨支部、業主委員會和物業管理處“三位一體”管理體系,實現業主、物業公司及政府部門的多方共贏。

二是點線融合發展。以“多品牌戰略”為依托,以現有業務為基礎,以“網格化管理、精細化服務、協商化議事、融合化治理”為目標,以“紅色物業”品牌為引領,各小區“特色品牌”為支撐,充分依托城投集團停車服務、醫療康養、保安保潔等優勢產業,促進物業公司融合發展,積極在城市物業、政府物業、公建物業等業務領域加速布局,拓展市內清潔、房屋代管、免費代辦、代繳費用、代購商品、心理咨詢、法律援助、民事調解、票務服務、便民服務、收衣服務、鑰匙存放、刊物遞送、凈菜配送、送水服務等特色服務,發展月子會所、老年人照料、兒童托管、文藝輔導等服務產業,促使物業服務一點爆破、多點開花,多產聯動、協同推進,努力在線上、線下同步為業主提供更加用心的服務,創造更加安全舒適、文明和諧的居住環境,進一步增加業主的滿意度、信任度和企業影響力、輻射度,最終實現企業經濟效益、社會治理效果和業主幸福指數“三攀升”。


三、專業引領,提升服務,追求卓越打品牌

物業服務,重在專業;欲求專業,重在管理;管理提質,重在隊伍。應對物業服務的新機遇、新挑戰,歸根到底就是“人”的問題,必須建設一支綜合素質全面、執行力和應變力強、專業過硬、門類齊全的物業團隊,以服務求發展,以專業樹品牌。

微信圖片_20220222085639.jpg

一是加強學習,提高素質。以建設“學習型”“奉獻型”“創新性”“和諧型”企業為目標,切實增強以業主為中心的服務理念,高度重視專業學習成長,建立嚴格的學習制度,制定詳實的學習計劃,落實有效的學習任務,將“走出去”和“請進來”相結合、教育培訓和交流研討相結合、學歷提升和專業成長向結合、全員培訓和專業輪訓相結合,督促員工切實加強專業領域學習,學業務、通法規,學經濟、懂市場,學管理、專服務,確保物業公司管理人員在具備服務意識、專業知識外,必須具備相關建筑工程、園林綠化、房地產管理、經濟管理、心理學、公共關系、計算機等方面知識,操作層人員一專多能、兼容發展,力促員工專業成長,打造一支一流的專業團隊,為企業的長足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保障。

二是加強管理,提升效能。始終堅持強化管理、追求卓越的經營宗旨,以爭做“最美城投人”為活動載體,創新激勵機制,完善管理制度,注重過程管理,嚴把工作關口,細化指標,量化考核,建立健全收費、接待、巡邏、值守、綠化、養護、維修、應急處突等一系列的規范制度,用制度說話,用制度管人、管事,堅持高標準、嚴要求,落實到物業管理服務全過程,真正從小事做起,從著工裝、掛工牌等一點一滴做起,嚴抓細管,確保每項工作嚴格按時間節點、高質量完成,全面提升服務效能。

三是細心服務,贏得口碑。堅持用心工作,廣泛開展微笑服務,給業主送上節日祝福、派發小禮物,制定按時交納物業費優惠政策;進一步強化安全意識,實時檢修公共設施,更新樓宇庭院燈具,定期檢修各類共用設備,確保各種管線安全有效,維護正常管理秩序,保障業主人身、財產“雙安全”;夯實人員出入登記制度,定期走訪業主,入戶調查業主需求,了解物業服務動態,業主投訴要第一時間處理,發生糾紛第一時間溝通;定期公示財務狀況,將物業服務所產生費用告知業主;培養員工主人翁精神,培育業主、企業共管良好氛圍,努力為業主提供體貼入微、盡善盡美的服務,不斷提升服務質量,發揮標桿作用,打造金字招牌。

微信圖片_20220222085707.jpg



亚洲不卡av一区二区无码不卡,午夜福利试看120秒体验区,性动态图av无码专区动图,无码h肉动漫在线迅雷下载